JAVA网络IO之NIO/BIO

宅哥聊构架 后端 2025-02-19

 JAVA网络IO之NIO/BIO

前言 

  • Java的IO ,就是 输入/输出 (Input/Output),分为IO设备IO接口两个部分。

    • 常听输入输出流、输入输出字节、输入输出字符...Java与外部交互都可转化为流、字节字符进而封装为对象、进而方便程序员编程。
  • Java与网络交互就是网络IO、Java与磁盘交互就是磁盘IO。

  • Java网络IO是什么?用系统调用read从socket中读取数据。


 一、Java网络编程基础

1、Socket

  • 网络上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通讯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。
  • 这个双向通讯链路两端端点称为Socket,通常用来实现连接用。
  • 一个socket必须由IP+端口号port组成。
  • socket是个支持TCP/IP等协议的编程界面。

2、Java中的Socket

  • Java中socket主要是基于TCP/IP。

  • Java的java.net包中提供了socket(客户端)和serverSocket(服务端)。

  • Java中socket使用方法:

    1. 创建socket
    2. 打开连接到socket的输入/输出流
    3. 按照协议对socket的读取/写入
    4. 关闭socket   

3、Java中的IO   

Socket建设完毕,网络数据的传输通路没问题,那么数据,该怎么读取呢?

  • 关于读取JDK 1.0就有读取的包提供——java.io

  • Java 的 I/O输入输出系统解决的问题是:

    • 各种I/O源端和与之通信的接收端(文件/控制台/网络链接...)
    • 多种不同方式进行通信:顺序/随机/缓冲/二进制/按字符、按字、按行...
    • Java的“流”屏蔽了实现I/O设备中处理数据的细节

 二、Java网络IO的历史演进

与其说是Java的IO历史,不如说是操作系统的网络IO历史

  • read是操作系统的方法,java只是调用这个接口。

以Linux为例:

第一阶段: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,有数据则读取,没数据则等待。

第二阶段: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,有数据则读取,没数据则返回-1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errno设置为EAGAIN。

第三阶段:监听socket,有数据则通知。

第一阶段  Java网络编程情况

第一阶段: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,有数据则读取,没数据则等待。

在此前提下如何设计Java程序呢:

  • 线程若阻塞在read中,那么为了程序继续向下执行,就只能开启新的线程。

1、为代码编程示例

 A) ServerSocket服务端通道建设伪代码示例java

代码解读
复制代码
public class ServerSocketDemo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 { // 创建一个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= Executors.newCachedThreadPool(); // 创建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= new ServerSocket(3000); // 死循环(监听serverSocket),等待客户端连接 while (true) { Socket clientSocket = serverSocket.accept(); // 创建一个线程用于处理通信数据 threadPool.execute(new Runnable() { @Override public void run() { //handler方法为处理数据的方法:见下文 B)IO处理数据为代码示例 handler(clientSocket); } }); } } }

JAVA网络IO之NIO/BIO

B) IO处理数据为代码示例arduino

代码解读
复制代码
private static void handler(Socket clientSocket) throws IOException { //接收数据,没有数据可读时就阻塞 int read = clientSocket.getInputStream().read(new byte[1024]); if (read != -1) { //处理数据的业务方法 } }

JAVA网络IO之NIO/BIO

2、弊端

read() 操作卡住的(阻塞),如果单线程很可能卡死住,如果多线程呢(如上),可以解决卡住问题,但是带来哪些影响?

  • 每个线程处理一个网络请求,1000个并发请求就开1000个线程。
  • 每个线程占用一定内存做为线程栈,每个1M,1000个就是1G。
  • 都没数据时候,这1000个线程闲着。
  • 如果用线程池,就限制了并发的数量。

3、总结

这种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,有数据则读取,没数据则等待。称之为BIO,即阻塞IO。


 第二阶段  Java网络编程情况

第二阶段:调用read读取socket数据,有数据则读取,没数据则返回-1,

errno设置为EAGAIN。


Java为此做了哪些改变呢?NIO模型登场!

  • NIO新增缓冲区(Buffer)。

    • 面向流意味着每次从流中读一个或多个字节,直至读取所有字节,它们没有被缓存在任何地方。
    • NIO数据读取到一个它稍后处理的缓冲区,需要时可在缓冲区中前后移动。增加了处理的灵活性。
    • buffer 底层就是个数组。
  • NIO新增双向通道(Channel)。

    • 一个单独的线程现在可以管理多个输入和输出通道(channel)。
  • NIO新增多路复用器(Selector)。

    • 将Channel注册在Selector上
    • Selector可以监听Channel的四种状态(Connect、Accept、Read、Write)
    • 监听到某一Channel的某个状态时,才对Channel进行相应的操作

对应的操作系统是什么呢?

  • NIO底层在JDK1.4版本是用linux的内核函数select()或poll()来实现。
  • NIO底层在JDK1.5版本是用linux的内核函数epoll()基于事件响应机制来优化NIO。

I/O多路复用底层主要用的Linux 内核·函数(select,poll,epoll)来实现

windows不支持epoll实现,windows底层是基于winsock2的select函数实现的(不开源)

1、NIO如何使用? 客户端代码示例scss

代码解读
复制代码
public class NioServer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IOException, InterruptedException { // 创建NIO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 = ServerSocketChannel.open(); serverSocket.socket().bind(new InetSocketAddress(9000)); // 设置ServerSocketChannel为非阻塞 serverSocket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 // 打开Selector处理Channel,即创建epoll Selector selector = Selector.open(); // 把ServerSocketChannel注册到selector上,并且selector对客户端accept连接操作感兴趣 serverSocket.register(selector, SelectionKey.OP_ACCEPT); while (true) { // 阻塞等待需要处理的事件发生 selector.select(); // 获取selector中注册的全部事件的 SelectionKey 实例 Set<SelectionKey> selectionKeys = selector.selectedKeys(); Iterator<SelectionKey> iterator = selectionKeys.iterator(); // 遍历SelectionKey对事件进行处理 while (iterator.hasNext()) { SelectionKey key = iterator.next(); // 如果是OP_ACCEPT事件,则进行连接获取和事件注册 if (key.isAcceptable()) {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 = (ServerSocketChannel) key.channel();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= server.accept(); socketChannel.configureBlocking(false); // 这里只注册了读事件,如果需要给客户端发送数据可以注册写事件 socketChannel.register(selector, SelectionKey.OP_READ); //客户端连接成功 // 如果是OP_READ事件,则进行读取和打印 } else if (key.isReadable()) {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= (SocketChannel) key.channel(); ByteBuffer byteBuffer = ByteBuffer.allocate(128); int len = socketChannel.read(byteBuffer); // 如果有数据 if (len > 0) { //接收数据 String data = new String(byteBuffer.array()); //执行处理数据的业务逻辑 // 如果客户端断开连接,关闭Socket } else if (len == -1) { //客户端断开连接,关闭socket socketChannel.close(); } } //从事件集合里删除本次处理的key,防止下次select重复处理 iterator.remove(); } } } }

JAVA网络IO之NIO/BIO

 2、总结

NIO整个调用流程就是

  • Java调用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函数来创建Socket,获取到Socket的文件描述符。
  • Java再创建一个Selector对象,对应操作系统的Epoll描述符,将获取到的Socket连接的文件描述符的事件绑定到Selector对应的Epoll文件描述符上。

事件的异步通知

  • 实现了使用一条线程
  • 不需要太多的无效的遍历
  • 将事件处理交给了操作系统内核(操作系统中断程序实现)
  • 大大提高了效率

转载来源:https://juejin.cn/post/7107260376181391390

Apipost 私有化火热进行中

评论